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春秋晋国风云 > 第5节 绝秦书(下)

  第二段:“文公亲自身披甲胄,登山涉水,经历艰难险阻,征服东方的诸侯,虞、夏、商、周的后代都向秦国朝见,这也就已经报答过去的恩德了。

  郑国侵犯秦国边界,先君文公率领诸侯和秦国共同包围郑国。结果秦国不和我国先君文公商量,擅自和郑国订立了盟约。

  诸侯们都痛恨这件事,打算和秦国拼命,文公恐惧,安抚诸侯,使秦军得以平安回国而没有受到损害,这就是我国有大功劳于秦国之处。”

  这一段,则纯粹就是胡说了。

  晋文公即位后,确实在短短数年间便建立了霸业,天下诸侯都归顺,纷纷到晋国朝见晋文公。

  但从来没听说过,有哪个诸侯去秦国朝见的。

  魏相居然凭空捏造出这个历史来,真是无语,还说因此就算是报答了秦国大恩。

  公元前630年,晋国邀请秦国一起出兵讨伐郑国,两国联军包围了郑国。

  但魏相居然说,两国包围郑国是因为郑国攻打秦国边境。

  郑国离秦国千里之遥,怎么打边境?这又是说谎。

  当时由于郑国大夫烛之武赴秦营,向秦穆公讲了利害关系。秦穆公终于明白,两国伐郑对秦国没有半点好处,于是便私自撤军。

  这事是事实,但魏相居然说因为此事,天下诸侯都痛恨秦国,纷纷要求讨伐秦军。

  最后晋文公出面安抚了大家,这才放秦军安全回国。

  有这事么?没有,完全是魏相描黑秦国之言,居然还说有功于秦国,真是笑话了。

  第三段:“不幸,我先君文公去世,贵先君穆公不善,蔑视我们故去的国君。

  以为我先君襄公软弱可欺,突然侵犯我们的殽地,断绝我们同友好国家的往来,攻打我们的城堡,亡灭我们的滑国,离散我们的兄弟之邦,扰乱我们的同盟之国,颠覆我们的国家。

  我先君襄公没有忘记贵先君穆公过去的勋劳,但又害怕国家被颠覆,不得已发动殽地之战。

  最后还是愿意,在穆公那里解释以求赦免罪过。

  穆公不听,反而亲近楚国来谋害我们。天意保佑我国,楚君成王丧命,穆公因此不能在我国称心如意。

  穆公、襄公去世,康公、灵公即位。秦康公是我国穆姬所生的,但又想损害我们的公室,颠覆我们的国家,率领我国的内奸,以动摇我们的边疆,因此我国才有了令狐这一战役。

  秦康公还是不肯改悔,又进入我国河曲,攻打我国涑川,掠取我国王官,割断我国的羁马,因此我国才有了河曲这一战役。

  东边的道路不通,那是由于康公同我们断绝友好所造成的。”

  这一段,主要讲了秦、晋之间三次战役。

  一是崤之战。

  这场战役,秦国根本没有丝毫要进犯晋国之意,秦国当时是异想天开想拿下郑国,因为消息走漏,只好顺手灭了滑国而退兵,结果在崤山被晋国伏兵全歼。

  此战后,让秦国彻底对晋国死心,从此便与楚国结盟,以对抗晋国。

  这里却被魏相说成是秦国主动进攻晋国的崤山,秦军被全歼后还说,晋国主动向秦国解释。这完全是无中生有,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。

  至于秦国顺手灭了滑国,当然有不可取之处,但总不能说是秦国主动向晋国进攻吧。

  二是令狐之战。

  这一战秦国是真冤。首先是晋国死了国君,当时赵盾等人欲拥立在秦国为亚卿的晋国公子雍回国即位。

  秦国本以为从此秦、晋之间又可以友好相处,非常高兴,所以派兵护送公子雍回国。

  结果晋国变卦,不想拥立公子雍了,那你遣使去说一声啊。

  结果晋国却出大军,在令狐突然袭击了秦军。秦军在猝不及防下大败,多少秦军将士因为对晋军根本没防备而命丧令狐?

  三是河曲之战。秦国国君秦康公怎么忍得下这口气?于是发兵讨伐晋国,两国在河曲开战。最终秦国实在无法与强大的晋国较量,连夜撤军而去。

  这三次战役,秦国均损兵折将,其中崤之战和令狐之战是被晋军偷袭,这才有了河曲之战的报复。

  可以说,都是晋国先背弃信义引发的两之战,但被魏相颠倒了过来,说成是秦国别有意图,损害晋国利益。

  第三段:“等到秦伯您继位以后,我先君景公引领西望,盼望着秦伯您与景公能够实现两国和平。

  但秦伯您非但不考虑结盟我国,反而利用我国有狄人之祸,侵入我国的河县,焚烧我国的箕地、郜地,抢割我国的庄稼,骚扰我国边境,两国因此而有辅地之役。

  秦伯您也后悔战祸的蔓延,故遣使出使我国,说是愿意重修旧好、丢弃怨恨,恢复以往的关系,以追念以前的勋劳。

  但是盟誓还没有完成,先君景公就去世了。因此寡人才遣使与秦伯在令狐会见,共立盟誓。

  但秦伯您却背信弃义,伙同白狄攻伐我国。秦伯所为,天下共愤啊。

  白狄本是秦国的敌人,却是我们晋国的亲戚。秦伯您要求寡人共同讨伐白狄,寡人为了秦、晋两国友好,甘愿不顾亲戚之情,下令讨伐白狄。

  但秦伯居然又告诉白狄,说晋国将要讨伐白狄。秦伯这种令人不齿之举,连白狄都厌恶了,因此转而告诉了我国。

  连楚国也很讨厌秦伯的反复无常,来告诉我们说秦国背弃了令狐盟约,从而来向我国请求结盟。

  诸侯知道这事后,对秦国都非常气愤,因此才纷纷要求与我国结盟,共同讨伐秦国。

  现在,寡人奉天子令,率王师兼诸侯之师就在这里听候秦伯您的命令,目的是为了请求和好。

  秦伯您如果加惠而顾念诸侯,请怜悯寡人,让我们结成同盟,这是寡人的愿望。

  如果能做到,那就可以安定诸侯而退走,岂敢自求祸乱?秦伯如果不施大恩大惠,寡人不才,恐怕就只能率领诸侯而进军了。

  谨把内心的话向秦伯将士宣布,请考虑利害吧。”

  这一段,正是晋国联合各国讨伐秦国的真实原因,但这个理由是吹得天花乱坠。

  本来很简单,秦国背弃了公元前580年两国确定的以黄河为界互不侵犯条约,联合白狄进犯了晋国。

  要知道,这六七十年来,秦国吃了晋国多少次亏?每次都是晋国背信弃义,先约定怎么怎么事,然后趁秦国不备,对秦国突然袭击。

  秦国吃的亏实在太多了,所以这一次,两国打了那么多年,你晋国突然派郤犨来说我们和好吧。秦国能信吗?

  秦国只会相信,晋国人又要搞幺蛾子了,所以才选择先下手为强,主动发起攻击。

  打了上百年,还有什么信任基础?但这个作为对秦国用兵的理由则是再合理不过了。

  至于什么白狄和楚国把秦国的不齿行径告诉晋国、天下诸侯莫不对秦国失望痛恨等等,那都是瞎扯蛋。